走私犯罪与走私行为的主观内容和行为特征完全一致,从理论上区分走私犯罪与走私行为并不困难,前者属于刑事违法范畴,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事制裁;后者属于行政违法范畴,应当适
1、未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2、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
逃避追缴欠税罪与偷税罪的区别 l、主体要件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只能由纳税人构成;而偷税罪的主体除纳税人外还包括扣缴义务人。 2、犯罪目的不同。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意图达到逃避税务机关追缴其所
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了一起逃避追缴欠税的案件,以逃避追缴欠税罪,判处被告人吴俊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38万元。 2005年3月,吴俊经注册成立了一家废旧塑料收购站,购入再生塑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纳税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犯罪构成: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客
l、主体要件不同。妨害公务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抗税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只有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
1、抗税罪与欠税的区别,欠税,又称拖欠税款,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由于客观原因超过了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欠税与抗税罪在主观上都具有故意性,行为都具
【提要】《刑法修正案(七)》将原来的偷税罪修改为逃税罪,一字之差反映了我国从“国家财政”逐步向公共财政的转变以及立法者对税收本质的认识变化。并且增加了“初犯免责”条款,这是我国涉税刑事立法上的一
涉税犯罪,是指违反国家税收法规,妨害国家税收管理活动,情节严重,应受刑罚处罚的一系列犯罪行为的统称。[1]此类犯罪除了抗税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外,其余涉税犯罪既可以由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而涉税
最高人民法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邮编:100745 电话:总机:67550114 举报电话:67556131 地铁二号线前门站东北口出东行至正义路北行第一个路口左转即到 最高
北京刑事律师01客服